雖尚未至     然心往之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想去    回南部時    一定要去!!!   (造訪回來再PO文)

高雄世界運動會

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豐雄,也像是對台灣的建築美學與都市景觀,帶進了一道國外來的曙光。

 

出身東京、今年67歲的伊東豐雄,與出身關西的安藤忠雄同年,在日本並稱「建築雙雄」,兩人並列為日本建築業的國際級大師,但彼此的作品走向與個人風格卻截然不同。

 

時常接觸兩位日本建築師的亞洲大學副校長劉育東觀察,安藤比較內斂、沈冷,伊東則較親切、自然、隨性,而且下班後,伊東桑還常跟公司裡的年輕人一起去玩,非常活潑,沒有一絲國際大師的架子。

p70.gif

最近這三年,伊東豐雄與台灣很有緣,手上也承接了三件北中南三大都市各一個大型建案,動向也備受觀瞻。

包括台灣大學社科院大樓、台中市大都會歌劇院、以及高雄世運會主會館。

1月中,他才剛來參加台中「大都會歌劇院」的動土典禮,2月再受台中市政府之邀來台演講。37日 起,台北市立美術館還有一場伊東豐雄的作品展,讓2008年的台灣,充滿一股濃濃的伊東風。

 

 

<h4 style="MARGIN:0cm 0cm 0pt;">風格前衛,像建築拓荒者</h4>

自從大學就讀東京大學建築系至今,涉入建築領域近50年的伊東豐雄,在1971年便成立工作室,陸續推出許多知名作品。

但這位大師的風格卻令人捉摸不定,難以做出單一歸類。從1976年的中野本町之家(White U)、1984年的銀色小屋(Silver Hut)、1986年的風之塔(Tower of Winds)、到2001年的仙台媒體中心(Sendai Mediatheque),他的風格不斷轉變、進化。忽而是理性的線條、忽而是誇張的曲面,甚至把發光的樹影、螺旋狀的貝殼、多孔的洞窟、飄逸的海草等自然界生物意象,融入到建築裡,一再讓世人發出讚歎聲。

例如這次的台中大都會歌劇院,便以「聲音的涵洞」(Sound Cave)做為設計概念,打破以往必須雄偉、隔絕式的封閉音樂廳構造,意圖讓音樂流入城市,讓建築與周遭環境巧妙交融。光看設計圖就顯得十分大膽前衛與創新。

台中市長胡志強便期許,這棟建築將來可與澳洲的雪梨歌劇院齊名,躋身世界建築地標排行榜。

雖然已屆古稀之齡,但伊東豐雄還是像個建築思潮的拓荒者,不斷地拋出創意與難題,一邊考驗著建築從業人員,去實現他那看似天方夜譚的夢幻作品,一邊也嘗試打破過去的建築秩序,為建築開闢出更多可能性。

這位大師有哪些獨特的建築理念,又看到了怎麼樣的建築業未來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